潇湘产业发展网-服务经济建设 赋能产业发展

“五·一”锐评┃这究竟是谁惹的祸?

更新时间:2023-04-28 点击: 57,097

来源:新市场经济网

马上就迎来2023年的“五·一劳动节”了。“放假万岁”,这对很多劳动者而言是个非常值得期盼的时光。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人高兴不起来。据人社部4月24日发布的最新数据,3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3%,可见我国还有众多的劳动者正处于失业状态,没有工作就没有收入,你说他们怎能高兴得起来?

5.3%的数据虽然与国际公认的7%的失业率预警红线还有一定距离,但是细心的人们会发现,该数据仅仅是对“全国城镇” 人口的“调查”。这里面至少还包含了两方面的“潜台词”,一是农村人口的失业并非在“调查”之内,而据2021年5月1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布的数据,我国居住在乡村的人口超过5亿,占总人口的36.11%,这其中又有多少人处于失业状态,我们并不知晓;二是这些数据只是“调查”而来,并非精准统计。至于我国当前失业率的精准数字是多少,我们只能 “‘身’有感受”了。加上110余万高校毕业生大军正潮水般涌向劳动力市场,也许会成为压垮这一数据的最后一根“稻草”。

面对当前的困境,国家也是操碎了心。4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优化调整稳就业政策措施全力促发展惠民生的通知》,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十五个举措,要求各级政府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多措并举稳定和扩大就业岗位,全力促发展惠民生。

以民为本,国家的出发点是非常好的。但是近年来,失业率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人们特别关心的话题,尽管国家每年都在采取众多稳就业措施,但从2018年到2022年,我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分别为4.9%、5.2%、5.2%、5.1%、5.7%,失业率居高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常态。而据美国劳工部数据,同期美国失业率大致维持在3.6%左右,其中2023年一季度为3.4%。

从上述数字来看,虽然我国的失业率高出美国,除了疫情等共同原因外,我国经济与科技的高速发展是二者数字区别的重要因素,所以从这方面来讲,我国失业率居高并不是一件坏事,但这种较长时间内的“数据稳定”现象需要智慧进行破解才行。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成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崛起的重要指导思想。但回顾最近三个多世纪来人类历史上发生的多次技术革命,不难看出每一次革命都会带来失业率的高涨,但随之而来的是社会的全面进步,最终落地于人们幸福指数的提高。因为每一次技术革命都让人们先前较大的劳动强度得以释放,而社会财富却以相反的几何数增长,以致如今“缩短工作时间,提升社会福利”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的普遍现象。

我们再把目光放到国内,以机器人替代人类劳动、以互联网替代实体流通、以AI替代专业技术……,近年来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举世瞩目,引领世界潮流。科技解放劳动力,是本文作者认为当前我国失业率居高的关键所在。

我们为什么要发展科学技术?甚至在不少人担心科技会干掉自己的情况下,在失业率多年“身居高位”的情况下,我们在科技发展的道路上仍然一往无前呢?原因很简单,科学技术的实质是提高生产效率,而并非剥夺人们以劳动获取收益、甚至是“不劳而获”的权利。从这一点来讲,让人们能“不劳而获”才是科技发展的最高境界。至今没有任何权威认定人类是为了劳动而生的,但值得肯定的是无止境的幸福指数是每个人追求的目标。所以科技发展并无过错,失业率的降低也应该另寻他路。

那么如何降低失业率,甚至让失业率归于“零”,甚至把“失业”一词从字典里删除呢?这就是社会学家、经济学家们需要思考的问题了。但我们不妨假设,如果我们得知在一定时间内人们对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需求是一个相对固定值的话(实际最终消费的值是固定的),那一切都好办了。因为在相对应的时间内,人类的生产力水平和劳动力数量也是相对静止的,这样一来,我们做一道简单的数学除法题不就可以得出每个人需要付出的劳动量了吗?我们这个民族始终倡导人人平等,当然在劳动面前也一样,更何况“共同富裕”已经成为全国上下为之奋斗的共同目标呢。

 

文/湘江观是

2023年4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