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产业发展网-服务经济建设 赋能产业发展

华西股份的轰然倒塌给我们留下了众多财富,最后一点您绝对不能错过!

更新时间:2023-07-22 点击: 99,564

来源:新市场经济网

这几天网络上最大的热门,莫过于江阴国资办接盘华西股份80%股权的新闻了。昔日红极一时的“天下第一村”华西村,它赖以生存的经济实体华西股份最终以1元的价格被变卖。在网络一片惋惜的同时,我们不妨静下心来想想,华西村的起落,究竟给我们留下了什么?

华西村

首先,让我们浓缩一下华西村起落的简要历史。

上世纪80年代,全国上下开始搞分田到户、土地承包时,华西村却没有把田分下去,而是把土地和劳动力集中起来搞工业,华西村由此进入了经济发展快车道。

1980年,华西村的工农业总产值突破1亿元,成为江苏省第一个“亿元村”。

到了九十年代,华西村的钢铁、纺织等企业已经有45家之多,后来以此建立起了固定资产额高达70个亿的华西集团。

1999年,华西村,后更名为华西股份在国内A股市场上市,首创“村庄上市”的先例。

在资本市场二十多年,华西股份主营业务为涤纶化纤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等,并尝试过转型发展,参与资产投资和管理。

近些年来,从主营业务来看,华西股份依然正常运行。2022年,公司营收为29.27亿元,同比增长21.07%;归母净利润为2.09亿元,同比下降38.83%。

今年上半年,公司预计归母公司净利润为3949万元至5430万元,同比下降45%至60%。

对此,公司解释称,化纤业务受终端开工率不足等因素影响,产品毛利率下降;交易性金融资产在持有期间的投资收益和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收益同比减少。这就是华西村人给世人的交代。

从以上情况来看,华西村的没落,貌似是市场的因素。但真正了解华西村的人,发现并非如此。实际上华西村之所以会走到今天,用一句中国谚语可以概括,那就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华西村的崛起,几乎人尽皆知其中的关键人物吴仁宝,就是在他的带领下,创造了华西村的无上辉煌。那我们为什么要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把华西村的没落同样追根于吴仁宝身上呢?

吴仁宝和他的“天下第一村”

让我们来看看内幕消息,自从吴仁宝于2013年撒手人寰之后,整个华西村包括华西股份就失去了主心骨,整个华西村的经济命脉被吴仁宝的家族人员所控制,上到儿子儿媳,下到孙子外孙,掌控了全村经济阵线的要害部门。更有人传言,吴仁宝的后人甚至掌控者整个华西村百分之70以上的资产处置权,为固守权益,他们相方设法排除异己,巩固权势,导致华西集团人才尽失,尤其在新一波电商浪潮横扫全国时,集团压根就找不出人来创新求发展。致使在短短的十年之内,这坐光耀一时的大厦就被蝼蚁们啃食殆尽,曾经存款达600亿的华西村,到2022年底,负责规模超过400亿元,直至整座大厦轰然倒塌。

这简直就是一部电视剧,没错,众多细节肯定比很多电视剧更精彩。

现在华西村的电视剧已经杀青了。作为观众的你们,肯定会感慨万千。但在我看来,华西村这部戏并非一文不值,它的成败必将以经典案例的方式呈现于国内外众多高等学府的课堂,让一代又一代人去研究、去借鉴、去警醒。

在此,我也不妨替您从哲学和管理学的角度来总结一点: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的因素永远是第一因素、最核心的因素。但人的行为一定要用制度来进行约束。个人崇拜只可能是油煎火烹的结果。对组织如此,对国家亦如此。

图片/源自网络

文/湘江观是